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Usr Ntpu

食物森林與學老

已更新:9月20日


文/沙榮貴 臺北大學USR計畫食物森林成員

「ㄟ,要不要參加讀書會?」做完晨間運動後,李琳琳從面前走過,拋下這句。


搬來三峽,因為人地生疏,除了在臺北大學校園或鳶山走走外,都沒有與人打交道,正好有人邀約,我就跟著參加了歷史系辛法春老師帶領的「橘子讀書會」,這也是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的方案之一。在讀書會裡,讀了好幾本很受用的書,日後在食物森林與大家一起互動,產生莫大的助益;而食物森林是團體合作,首先必須理解壞掉、放下自己,才能共同成就一件事情。


食物森林



辛老師一直希望上了年紀的人不要故步自封,應該多出來走走,接受新知,好好照顧自己,她千思萬想,設計青銀共學的學老課程,參訪、尋師,而食物森林就是其中一項,「只要有小小一塊空間就可不需施肥,仿森林,建立微氣候的食物的森林」她這麼說過。2020年6月,在臺北大學總務處的支持下,運用文學院旁廢棄的池塘,聯結梧桐基金會丘建賢經理、陳盈樺設計師的指導,並與辛老師的課程結合,逐漸發展出青銀共學共耕的食物森林,當時約有30人參與。


「食物森林」的構想源自美國西雅圖,目標為環境生態教育與社區營造,在國內大學校園中推動還是首次;除了可食性植物的種植外,很重要的是透過活動和社區結合,創造青銀世代的對話與交流,這樣以「校園食物森林」為基地,也把大學社會責任、生態教育、和社區營造一起結合起來了。



學習栽種



臺北大學校園的落葉多,具備形成森林的條件。多次邀請丘建賢(泰山老師)來校,對大學生與社區長者耐心說明食物森林的理念與架構,從設計、討論,到實踐,都讓青銀世代一起參與共學。起先大家正式動手,由熟(傳統耕作)轉生(多樣性共生)難,習性難改;由生轉熟,也不容易,要不停的學習、練習。從收集材料,如厚紙板、枯枝與葉、咖啡渣、高麗菜廢棄葉(生廚餘)、到土壤等。而圍邊,以三明治的堆法,如是重複三遍,名為厚土,一點一滴,辛勤累積珍貴的有機質土壤,與草、蟲形成金三角關係,這也是我從國立中興大學土壤調查試驗中心學習到的知識。

栽種內容其實是一種美學。必須要符合森林的要件:喬木、灌木、地上植物、地面植物,層次分明,且均以食物為標的。除人食用之外,尚須涵蓋地下的、地面的、空中飛的,所有菌類,微生物、昆蟲、鳥類等的食物,形成完整共生共榮的生態森林。因方向、目標確定,幾年下來,森林樣貌也漸漸成形。


青銀共耕




種植對大多數高齡者與大學生而言,都是第一次的接觸,但都擁有一顆好奇心。從厚土、栽種、澆水、收成、工具使用,全部都是新鮮事。因此,興趣都很濃厚,有強烈的參與感,也樂於分享;有不懂的地方就一起討論、請教老師,或上網查資料。在這些事情當中,你可以從高齡者、大學生身上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。有趣吧!

我們都知道,人認識外界是透過健康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與心來認識的,老化雖是不可避免,但是我們仍可以學習健康老化。對高齡者來說,在食物森林與年輕學子,一起行動、互相學習,確實是訓練與維持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與心健康最好的地方。


體驗當下


你只要端把凳子,找個地方,淨下心來,坐下,觀察周遭一平方公尺內發生了什麼事。看到什麼、聞到什麼、聽到什麼、嘗到什麼。你將會驚訝的發現,一棵茄子、一棵大頭菜、一棵蘿蔔,都是生活機能健全的「聚落」。訓練自己專心,只活在當下;活在當下,才算是最有能量的、才是真正擁有生命。

以我來說,共有3(晴、霧、雨)×3(早、中、晚)×4(春、夏、秋、冬)×5(見、嗅、聞、觸、嚐)×3(人、事、物)= 540種方式,可以體驗不同的「當下」。這也是之前我十幾年來行走陽明山養成的習慣,如今也可以把食物森林「類小陽明山化」,設計一條小徑繞著走走。時而蹲下,時而站起,增強肌耐力。2023年一月的我胃開刀,十個月內就能回到正常生活,與經常到食物森林走動,不無關係。



感謝與期待

五年來,在青銀世代一起辛勤耕耘下,食物森林才能花團錦簇、生趣盎然,大家也才能追求健康老化。生命的存在是不斷學習的過程,要自由,要安心,就是要不斷的學習。期待臺北大學食物森林能夠永續發展,推廣至社區,甚至各個角落,為保護生命所依存的地球盡一分心力,也讓年長者快快樂樂、安享餘年。



作者沙榮貴在臺北大學的食物森林方案中,被大家稱為「沙班長」,因為他總是投入最多時間,舉凡修剪、灌溉、鋤草、維修、守護,以及上網勤查資料,都有他最熱心的角色。





313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