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Usr Ntpu

談和田秀樹著《幸齡人生70開始》

已更新:9月20日


文/曾敏傑 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主任


本期「學老書庫」要介紹給讀者的新書,是商周出版社於2023年5月出版,由日本和田秀樹醫師所著,林慧雯翻譯的《幸齡人生70開始》一書。和田秀樹1960年出生於大阪府,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,為精神科醫師,現擔任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,基於他30多年高齡醫療的臨床經驗,指出70幾歲開始的階段,是人生當中的分水嶺,在這個約70〜80歲的關鍵時期,也是和田秀樹所謂人生中「最後的活躍期」,如果能夠自我努力,將可以決定一個人在80歲之後是否健康長壽,以及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
 

70歲是人生的關鍵


為甚麼70〜80歲是人生的關鍵?為什麼本書一直強調70幾歲是人生的分水嶺,作者指出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「奮老」,以積極的態度努力抗老或延緩老化,將會在晚年與一般高齡者產生極大的差異。這項主張最重要的立論依據,在於發現了iPS細胞(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),這是可以分化成身上各組織與器官的萬能細胞,隨著再生醫學的研究和發展,有極大潛力可以透過治療讓各種器官新生與重返年輕,也意味著人類的壽命將可以繼續延長。
 
但遺憾的是,大腦是唯一一個原則上不會製造新細胞的器官,因此iPS細胞將無法在大腦的神經細胞分裂或新生,即使可以複製新生,也需要將原來腦內舊有的資訊置入新細胞中,這是人類的「學習」過程,但也是現階段醫學無法克服之處。因此人類固然可以延長壽命,但是長壽化之下,最終隨著長壽而漸漸步入失智,將成為未來的常態,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。
 
作者也指出就統計而言,85歲以上就有四成、而90歲以上則有六成患有失智症;同時作者過去在醫院每週也都會接觸亡故者的病理解剖報告,發現只要85歲以上的人,大腦中也都會有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情形,換言之,生者看來生活並無異樣,但其實大腦已存在失智的病理特徵。也因此,80歲之後是否能夠保有健康的大腦功能,以及如何將70〜80歲間所具備的動力延續到80歲之後,正是和田秀樹醫師在本書中一再關切的核心議題。
 
而相對於在70〜80歲階段,用「奮老」的積極態度抗老化與延緩老化,和田秀樹醫師則認為80歲之後應該用另外一種心態來看待「老化」,因為老化是一個自然的過程,80歲之後這個階段,如果繼續用「抗老化」的態度,只會給自己帶來挫折感;此時反而應該進入「坦然接受老化的時期」,一方面老化的慢性疾病將逐漸出現,而且高齡者一旦生病、受傷、手術或是發生意外,復原的時間都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快速,甚且將因此逐漸步入需要依賴他人的階段,也因此在80歲之後,我們需要在心態上、生活上、醫療決策上,用和過去不一樣的思維來因應。
 

70歲如何延緩老化

 
高齡者在80歲之後,將存在健康的極度差異性,例如書中即指出:「同樣是高齡人士,有些80歲的高齡者可能因為失智症越來越嚴重,而無法隨心所欲與人溝通對話,但有些人則可以繼續從事以往的工作或需要運用大腦的活動,甚至還有人能夠榮獲諾貝爾獎、器宇軒昂地進行演講。有些人長期臥病在床,日常生活中的動作都需要別人協助幫忙;但也有些80歲的人可以每天出門散步、游泳、打高爾夫球等,享受各種運動帶來的樂趣。總而言之,高齡長者更容易因為身體能力與大腦功能而產生大幅度的個人差異。…像這樣由『健康』所造成的極大差距,將是以後社會最大的特徵。」(參見頁51)
 
而決定個人80歲之後的健康狀況,以及所致生活品質的差異,其關鍵就在70〜80歲之間——我們究竟做了甚麼努力?本書第二章的章名為「可延遲老化的七十歲生活」,即是作者針對70歲起的黃金十年——「人生中最後活躍期」,給予讀者的建設性建議。這些重點可以歸納為:對任何事都不可以萌生「退休」的念頭,持續工作和用腦,以延緩老化;透過助人、社會參與、貢獻社會,感受存在的意義;不輕易交還駕照,以維持活動量與健康活力(因為沒有明確數據證實高齡者事故率較高);補充蛋白質和肉類,以避免老化;曬太陽,保持年輕也避免憂鬱;透過生活中的豐富內涵和變化,活化大腦前額葉;透過閱讀、學習、對話、消化、整合、說出等步驟,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與輸出;養成並維持運動的習慣;留意用藥與行動,降低跌倒風險,以避免臥病臥床;注意營養,不要過分減重;適度享用美食,提升生活幸福感;關照自己,不給自己太大壓力,做喜歡的事,和諧人際關係等。上述這些都是在生活中可以輕易做到的,只要願意認真落實,也都會有效果。
 

70歲時的醫療態度



為了讓80歲之後的生活仍充滿活力,和田秀樹認為70〜80歲之間的醫療態度也需要調整,他也提供了一些建議供參考,但如同過去作者的主張一樣,也可能和時下一般的醫生觀點有所不同,這部分就有賴個人自我審酌參考了。
 
例如針對常見的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與高膽固醇等,與其硬要控制在正常值而發生副作用或降低生活品質,他個人寧可稍微放鬆對於數據的要求,而以維持生活中的活力為優先考量;由於健檢項目多達50〜60項,是否正常多以個人在群體分布的相對位置決定,難免也有一些數值異常,但真正與疾病有明確相關的項目只有血壓、血糖、紅血球數量等5〜6項,因此無須強求用藥達到所有項目合乎正常,反倒是心臟和腦部磁振造影(MRI)等較為明確,更值得重視。
 
此外,由於醫生分科過細,不應該一昧聽從單一科別醫生的意見,因為可能只關注一處症狀,而忽略整體考量,因此應該綜合一下醫生們的意見再做決策,或是諮詢有診治高齡者醫生的意見;醫學仍是一門發展中的學問,許多醫療處置後來也常被證實錯誤,因此除了關心醫生的建議之外,也應該借鏡長壽者的生活和思考方式;聰明選擇醫生也很重要,多選擇願意傾聽病人意見的醫生,特別是那些會關注病人用藥副作用,且重視病人生活品質的醫生。
 
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是一般的原則,但是步入70歲之後,動用手術應該更加審慎,即使是癌症,也應了解是否會轉移後再做決定,尤其作者曾在專門診療高齡者的醫院工作過,每年都會看到一百位左右亡故者的解剖報告,發現只要是超過85歲的長者,幾乎每人身上也都有癌症腫瘤,但是生前也沒有任何自覺症狀,也還可能保持活力健康,因此高齡是否應該手術,應該更加審慎;年過70之後,憂鬱症風險提高,應該正常面對,不要忌諱外界觀感,而家人也應該給予支持;作者認為把失智症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比較恰當,就如同老來掉髮與出現皺紋一般,即使被診斷出來,也未必會立即惡化,不要悲觀,更應該繼續使用現有的身體和大腦功能,維持跟往常生活一般,才能盡可能延緩失智症的惡化。
 

70歲的危機與適應

 
由於和田秀樹認為70歲起是很重要的黃金階段,就這個階段也歸納出四項挑戰,提醒大家要面對和克服。首先是要處理好因為退休所致的失落感,作者認為應該忽略原來的職務與名位,而回歸自我的本質,例如自我的經驗、能力、與智慧並未消失,仍可以尋求新的工作,發展自己的興趣,或是擔任志工來貢獻社會,用來消除因退休所致的失落。其次,70歲也可能面對要照顧父母或配偶,但不要一頭栽入照護角色,而把照護當作是自己存在的意義,避免影響了照護者的身心狀況,必要時應該善用支持系統,或是借助安養機構,這樣照護者才能在自我和家人之間尋得平衡,不要用僵硬的道德意識壓迫自我,這樣自己也才能在80歲還保有活力。
 
另外作者指出70歲這個階段,也要準備好與伴侶和父母生離之別,尤其考慮病人與高齡者的需求,居家安寧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,同時也要避免送走親人之後陷入憂鬱或一蹶不振,這時需要維持朋友和人際網絡,才能從悲傷中走出來。最後一項生活的危機,就是高齡的憂鬱症,70歲之後也容易出現憂鬱症的狀況,而血清素不足也是其中一個原因,因此應該多運動、多吃肉,以及多曬太陽,必要時透過補充血清素、抗憂鬱劑、以及男性荷爾蒙等,也可能讓陷入憂鬱症的風險降低,讓晚年生活更有幸福感和活力。

 


26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