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sr Ntpu3月22日讀畢需時 7 分鐘談蔡英傑著「益生菌2.0大未來」已更新:9月20日#03期文/曾敏傑 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、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《學老誌》希望每期都能推薦一本好書,提供給中高齡者面對老化作為參考,繼上一期介紹抗癌新書之後,本期推薦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的蔡英傑教授所著《益生菌2.0大未來》一書,這是由方舟文化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。挑選這本書主要的原因是,時下有關益生菌的廣告和產品實在太多,加上中高齡者隨著年齡的增長,好菌漸失優勢,腸道菌相不再多樣均衡,因此如何在生活中正確補充益生菌,透過「養菌顧老」,已成為老年生活中重要的議題。這本書籍雖然已經出版幾年,但仍是國內討論益生菌最為完整的好書,不僅可以作為認識益生菌的入門,也可以在這本書的引領之下,認識學術界與科學界在益生菌研究上的進展,對於個人在生活上的養生保健,或是在健康知識的學習上,都會有重要的收穫。閱讀的重要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,對於中高齡者而言,健康是面對老化最重要的基石,但是健康說來簡單,要做到也不容易,中間的障礙如沒意識到健康的重要、沒接觸到正確的知識、沒在生活中養成習慣等等;這些因素都相互糾雜,導致有人不知、有人不行,有人知而不行,有人行而不知,都提高了健康的風險。而中高齡者日漸老化,對於健康本應更加重視,但接觸的資訊往往過於片段零碎,缺乏完整體系,若能透過有系統的閱讀來改變認知,逐步認識自我的身心變化,並且實踐所學習到的健康新知,都能讓健康的行動更有依據、也更能持久。 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在2023年即推出「閱讀健康書庫」,逐一挑選國內有益健康的好書,目前已經建置一個微型圖書庫,收集800本的新書、好書,並且逐一分類。其中也收錄國內益生菌相關的書目,鼓勵長者透過Reading, Writing, Sharing, & Doing, 以達到自我培力、重點摘記、團體分享、以及生活落實的目標。「閱讀健康書庫」也收集有蔡英傑教授歷年來益生菌有關的著作,包括《你不能沒腸識》(2006)、《腸命百歲》(2010)、《腸命百歲2》(2012)、《腸命百歲3》(2019),以及《益生菌2.0大未來》(2020);前四本都是通俗易懂的介紹,但是《益生菌2.0大未來》與前四本顯有不同,不僅內容更加豐富,也介紹科學在益生菌的最新研究發現,間接幫助讀者了解科學家的角色、科學實驗的設計、科學社群的運作、以及科學的嚴謹與發展。 相遇益生菌 在2017年9月,筆者首次接觸到益生菌相關的主題,當時在台中一中的同學會上,聽到時任台中榮總腸胃科主任的連漢仲同學,為大家介紹腸胃的養生保健,並且提到「糞菌移植」,即將健康人的糞便透過採菌製成膠囊,用來治療並重建病人的腸道生態,也就是目前所稱的「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」(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, FMT)。當時同學們目瞪口呆,但如今這項治療已為美國FDA認可,台灣也已有條件的開放為常規的醫療項目;美國甚至也有收集正常人捐贈的糞便資料庫,也有商業性的公司提供幾千元台幣便可分析糞便,提供菌相組成分析,作為生活和飲食的建議參考。個人也注意到國外探討益生菌的書籍中,也提到中國在宋代的文獻上,也有用「黃湯」(糞便)為病人治病的作法,彼「黃湯」即與前述「FMT」相似;其中的共通和關鍵,都是和本文討論的「益生菌」有關,只是古人「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」。 現代的科學家有了基因定序的方法,在傳統「界門綱目科屬種」的分類下,也已經能夠透過基因定序分辨每一「株」菌,加上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也累積了更多的科學數據,往前跨出重大的一步,但即使如此,目前的科學也尚未完全「知其所以然」,但這也正是吸引科學家競相投入研究的原因。傳統中醫善用藥材,講究調理,似與透過益生菌改善腸道生態有關,而腸內菌相改善不僅需要「益生菌」(probiotics),更需要「益生質」(prebiotics) ──也是好菌的食物;說不定哪一天,科學家也將發現中藥正是最好的「益生質」,古人也是養好菌相,再透過時下「腸腦軸、腸腎軸、腸肺軸」等等觀點,逐步透過提升免疫達到養生祛病,也不無可能吧! 本書的作者 本書作者蔡英傑教授是連漢仲的老師,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。蔡教授是國內益生菌研究的先驅之一,本身是日本東京大學的農學博士,記得20幾年前,我在創辦罕見疾病基金會之後,為了解日本民間稀少疾病組織的運作,曾經拜託蔡教授協助安排赴日參訪,當時即已了解他正在研究極為冷門的微生物課題;知道他經常在外帶領學生採集發酵後的菌種,逐步建置菌庫進行分析,也擔任食品產業界的顧問,想當然爾,當時都是一些和發酵有關的低廉食物產品。 殊不知物換星移,科學界開發出基因定序的工具和方法,在完成人體基因定序之後,這項方法漸趨成熟且價格日益低廉,美國歐巴馬總統更在2016年推出「國家微生物體計畫」,將基因定序應用在微生物的識別,才打開潘朵拉的盒子,由糞便認識腸內的奧秘才變成可能。如今益生菌研究已經成為科學與醫學的顯學,每年發表的論文不斷攀升,相關的研究也從消化、代謝、肥胖、免疫、皮膚、口腔、癌症,直指與腦部相關疾病的關聯,如憂鬱、自閉、過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帕金森症等;甚至在部分的罕見疾病和COVID-19的治療上,也都獲得極大的關注。 蔡英傑教授本身是微生物的長期研究者,對於科學研究知之甚詳,加以過去也參與過產業的協助與政府規範的訂定,對於國內的技術與市場也深有認識,基於學者與科學家的角色,費力完成這本200多頁的著作,對於普及益生菌的教育和推廣幫助極大。近年來,蔡教授也參與產業技術轉移,開始將多年來找到的好菌K21、PS128、PS23等加以生產上市,並且運用產業資源推動多項臨床實驗,都有助於了解益生菌對於人體健康保障的潛力,實為國內少數集益生菌教學、研究、推廣、研發於一身的指標人物。 本書的特色 在55歲左右,我就在想像退休的生活應該如何度過?體認到過去所讀的書,都是為工作、為教學、為研究而讀,往往對於真實的生活助益不大,退休不是應該要為「生活」而讀嗎?因此也養成每個月走入台北市立圖書館,以每個月讀完十本養生保健的書籍為目標。多年下來,逐漸建立自己的保健認知,並且嘗試在生活中落實,包括持續補充多樣的益生菌,而這也是後來推動「閱讀健康書庫」的遠因;希望幫助中高齡者「知而後能行」,並在生活中養成習慣,日以繼夜以「複利」方式累積自我健康。 過去我喜歡從圖書館借來兩種類型的書籍,一種是翻譯自日本的養生保健書籍,往往輕薄短小、簡單易懂、著重插圖、講究實用,且多數為醫師所著;另一種則是翻譯自英文的保健書籍,頁數常是數百頁起跳、著重科學學理、研究成果、歷史案例、以及深度性的討論,常常是由專家學者或知名記者所撰寫的暢銷書。前者易讀、方便快速、生活實用、即知可行;但是後者,則需要慢慢閱讀消化,頗具廣度與深度,快是快不來,但閱讀之後,會讓自己的保健知識更具體系。 蔡英傑教授所著的書,兼具上述兩項特色,既具有前者的生活實用性,也有後者知識的教育性。另外,又有一項特色就是研究的科學性,娓娓道來具體的研究案例,相互比對印證,就如同科學研究中的文獻回顧一般;相較於消費者與讀者的關注不同,若您是帶有研究意識的學生或研究者,閱讀時腦中可能浮現的不是如何買對益生菌、如何知道益生菌的功效,而是自我探問益生菌預期可以有甚麼效果?為甚麼會有這種效果?這種效果在科學上如何認定? 對於迫切講究立即可用的讀者而言,建議可以直接跳讀最後一章,即第6章「益生菌使用的關鍵Q&A」。這一章正是要回答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問題,因為面對市面上眾多的益生菌品牌,您心中的疑惑和混淆,都可以從這12道問題中得到答案和建議;而這本書的第6章,也是我目前看過,對於消費者在購買前、或是食用益生菌前,國內最完整的專業建議了。 但是如果您不只是要當不吃虧的消費者,不是只要買對、吃對,而是真正關心益生菌如何有助於健康,也期待蔡教授將生硬的科學轉換成易懂的解釋,這樣就推薦應該從第一章開始慢慢看起;因為蔡教授會廣泛的談到益生菌的前世今生,如何從不起眼的微生物變成各國競相研究的對象、益生菌研究的人與事、益生菌的分類、產業、功能、與疾病和身心健康的關聯等,讓我們對於益生菌的理解更全面。而且除了蔡教授所撰寫的本文之外,本書尚有10位學者、專家、醫師等,也從不同的角度和專業,來推介本書或參與益生菌的討論,在在擴大了讀者學習的視野。 Beyond益生菌的「科學那些事」多年來我廣泛閱讀益生菌的相關資訊,個人已持續服用多年,也在生活中推薦給親朋好友使用,大家使用後的經驗,普遍反應都相當正面。但因為益生菌並非藥物,無法立即看到效果,而是著重慢慢調整自我的腸內生態,以達到促進消化、提升免疫、以及綜合的保健效益,因此使用後仍需一些時間來體驗和觀察。目前市面上益生菌的產品極多,也分別強調特定菌株的特殊化功能,而益生菌因被認定為食品管理,市場進入門檻不高,但是價格並不便宜,為了保障自己的健康和保護自己的荷包,建議讀者於購買前或使用前,都可以先閱讀蔡英傑教授這本好書。書中沒有建議您購買哪一種產品,但卻教您如何辨識產品的好壞,以及Beyond益生菌的「科學那些事」,實在值得全家人一起當成學習手冊來使用。✦點擊下載《學老誌第03期》完整版
#03期文/曾敏傑 罕見疾病基金會共同創辦人、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《學老誌》希望每期都能推薦一本好書,提供給中高齡者面對老化作為參考,繼上一期介紹抗癌新書之後,本期推薦曾任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的蔡英傑教授所著《益生菌2.0大未來》一書,這是由方舟文化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。挑選這本書主要的原因是,時下有關益生菌的廣告和產品實在太多,加上中高齡者隨著年齡的增長,好菌漸失優勢,腸道菌相不再多樣均衡,因此如何在生活中正確補充益生菌,透過「養菌顧老」,已成為老年生活中重要的議題。這本書籍雖然已經出版幾年,但仍是國內討論益生菌最為完整的好書,不僅可以作為認識益生菌的入門,也可以在這本書的引領之下,認識學術界與科學界在益生菌研究上的進展,對於個人在生活上的養生保健,或是在健康知識的學習上,都會有重要的收穫。閱讀的重要 台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,對於中高齡者而言,健康是面對老化最重要的基石,但是健康說來簡單,要做到也不容易,中間的障礙如沒意識到健康的重要、沒接觸到正確的知識、沒在生活中養成習慣等等;這些因素都相互糾雜,導致有人不知、有人不行,有人知而不行,有人行而不知,都提高了健康的風險。而中高齡者日漸老化,對於健康本應更加重視,但接觸的資訊往往過於片段零碎,缺乏完整體系,若能透過有系統的閱讀來改變認知,逐步認識自我的身心變化,並且實踐所學習到的健康新知,都能讓健康的行動更有依據、也更能持久。 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USR計畫在2023年即推出「閱讀健康書庫」,逐一挑選國內有益健康的好書,目前已經建置一個微型圖書庫,收集800本的新書、好書,並且逐一分類。其中也收錄國內益生菌相關的書目,鼓勵長者透過Reading, Writing, Sharing, & Doing, 以達到自我培力、重點摘記、團體分享、以及生活落實的目標。「閱讀健康書庫」也收集有蔡英傑教授歷年來益生菌有關的著作,包括《你不能沒腸識》(2006)、《腸命百歲》(2010)、《腸命百歲2》(2012)、《腸命百歲3》(2019),以及《益生菌2.0大未來》(2020);前四本都是通俗易懂的介紹,但是《益生菌2.0大未來》與前四本顯有不同,不僅內容更加豐富,也介紹科學在益生菌的最新研究發現,間接幫助讀者了解科學家的角色、科學實驗的設計、科學社群的運作、以及科學的嚴謹與發展。 相遇益生菌 在2017年9月,筆者首次接觸到益生菌相關的主題,當時在台中一中的同學會上,聽到時任台中榮總腸胃科主任的連漢仲同學,為大家介紹腸胃的養生保健,並且提到「糞菌移植」,即將健康人的糞便透過採菌製成膠囊,用來治療並重建病人的腸道生態,也就是目前所稱的「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」(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, FMT)。當時同學們目瞪口呆,但如今這項治療已為美國FDA認可,台灣也已有條件的開放為常規的醫療項目;美國甚至也有收集正常人捐贈的糞便資料庫,也有商業性的公司提供幾千元台幣便可分析糞便,提供菌相組成分析,作為生活和飲食的建議參考。個人也注意到國外探討益生菌的書籍中,也提到中國在宋代的文獻上,也有用「黃湯」(糞便)為病人治病的作法,彼「黃湯」即與前述「FMT」相似;其中的共通和關鍵,都是和本文討論的「益生菌」有關,只是古人「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」。 現代的科學家有了基因定序的方法,在傳統「界門綱目科屬種」的分類下,也已經能夠透過基因定序分辨每一「株」菌,加上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也累積了更多的科學數據,往前跨出重大的一步,但即使如此,目前的科學也尚未完全「知其所以然」,但這也正是吸引科學家競相投入研究的原因。傳統中醫善用藥材,講究調理,似與透過益生菌改善腸道生態有關,而腸內菌相改善不僅需要「益生菌」(probiotics),更需要「益生質」(prebiotics) ──也是好菌的食物;說不定哪一天,科學家也將發現中藥正是最好的「益生質」,古人也是養好菌相,再透過時下「腸腦軸、腸腎軸、腸肺軸」等等觀點,逐步透過提升免疫達到養生祛病,也不無可能吧! 本書的作者 本書作者蔡英傑教授是連漢仲的老師,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。蔡教授是國內益生菌研究的先驅之一,本身是日本東京大學的農學博士,記得20幾年前,我在創辦罕見疾病基金會之後,為了解日本民間稀少疾病組織的運作,曾經拜託蔡教授協助安排赴日參訪,當時即已了解他正在研究極為冷門的微生物課題;知道他經常在外帶領學生採集發酵後的菌種,逐步建置菌庫進行分析,也擔任食品產業界的顧問,想當然爾,當時都是一些和發酵有關的低廉食物產品。 殊不知物換星移,科學界開發出基因定序的工具和方法,在完成人體基因定序之後,這項方法漸趨成熟且價格日益低廉,美國歐巴馬總統更在2016年推出「國家微生物體計畫」,將基因定序應用在微生物的識別,才打開潘朵拉的盒子,由糞便認識腸內的奧秘才變成可能。如今益生菌研究已經成為科學與醫學的顯學,每年發表的論文不斷攀升,相關的研究也從消化、代謝、肥胖、免疫、皮膚、口腔、癌症,直指與腦部相關疾病的關聯,如憂鬱、自閉、過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帕金森症等;甚至在部分的罕見疾病和COVID-19的治療上,也都獲得極大的關注。 蔡英傑教授本身是微生物的長期研究者,對於科學研究知之甚詳,加以過去也參與過產業的協助與政府規範的訂定,對於國內的技術與市場也深有認識,基於學者與科學家的角色,費力完成這本200多頁的著作,對於普及益生菌的教育和推廣幫助極大。近年來,蔡教授也參與產業技術轉移,開始將多年來找到的好菌K21、PS128、PS23等加以生產上市,並且運用產業資源推動多項臨床實驗,都有助於了解益生菌對於人體健康保障的潛力,實為國內少數集益生菌教學、研究、推廣、研發於一身的指標人物。 本書的特色 在55歲左右,我就在想像退休的生活應該如何度過?體認到過去所讀的書,都是為工作、為教學、為研究而讀,往往對於真實的生活助益不大,退休不是應該要為「生活」而讀嗎?因此也養成每個月走入台北市立圖書館,以每個月讀完十本養生保健的書籍為目標。多年下來,逐漸建立自己的保健認知,並且嘗試在生活中落實,包括持續補充多樣的益生菌,而這也是後來推動「閱讀健康書庫」的遠因;希望幫助中高齡者「知而後能行」,並在生活中養成習慣,日以繼夜以「複利」方式累積自我健康。 過去我喜歡從圖書館借來兩種類型的書籍,一種是翻譯自日本的養生保健書籍,往往輕薄短小、簡單易懂、著重插圖、講究實用,且多數為醫師所著;另一種則是翻譯自英文的保健書籍,頁數常是數百頁起跳、著重科學學理、研究成果、歷史案例、以及深度性的討論,常常是由專家學者或知名記者所撰寫的暢銷書。前者易讀、方便快速、生活實用、即知可行;但是後者,則需要慢慢閱讀消化,頗具廣度與深度,快是快不來,但閱讀之後,會讓自己的保健知識更具體系。 蔡英傑教授所著的書,兼具上述兩項特色,既具有前者的生活實用性,也有後者知識的教育性。另外,又有一項特色就是研究的科學性,娓娓道來具體的研究案例,相互比對印證,就如同科學研究中的文獻回顧一般;相較於消費者與讀者的關注不同,若您是帶有研究意識的學生或研究者,閱讀時腦中可能浮現的不是如何買對益生菌、如何知道益生菌的功效,而是自我探問益生菌預期可以有甚麼效果?為甚麼會有這種效果?這種效果在科學上如何認定? 對於迫切講究立即可用的讀者而言,建議可以直接跳讀最後一章,即第6章「益生菌使用的關鍵Q&A」。這一章正是要回答絕大多數消費者的問題,因為面對市面上眾多的益生菌品牌,您心中的疑惑和混淆,都可以從這12道問題中得到答案和建議;而這本書的第6章,也是我目前看過,對於消費者在購買前、或是食用益生菌前,國內最完整的專業建議了。 但是如果您不只是要當不吃虧的消費者,不是只要買對、吃對,而是真正關心益生菌如何有助於健康,也期待蔡教授將生硬的科學轉換成易懂的解釋,這樣就推薦應該從第一章開始慢慢看起;因為蔡教授會廣泛的談到益生菌的前世今生,如何從不起眼的微生物變成各國競相研究的對象、益生菌研究的人與事、益生菌的分類、產業、功能、與疾病和身心健康的關聯等,讓我們對於益生菌的理解更全面。而且除了蔡教授所撰寫的本文之外,本書尚有10位學者、專家、醫師等,也從不同的角度和專業,來推介本書或參與益生菌的討論,在在擴大了讀者學習的視野。 Beyond益生菌的「科學那些事」多年來我廣泛閱讀益生菌的相關資訊,個人已持續服用多年,也在生活中推薦給親朋好友使用,大家使用後的經驗,普遍反應都相當正面。但因為益生菌並非藥物,無法立即看到效果,而是著重慢慢調整自我的腸內生態,以達到促進消化、提升免疫、以及綜合的保健效益,因此使用後仍需一些時間來體驗和觀察。目前市面上益生菌的產品極多,也分別強調特定菌株的特殊化功能,而益生菌因被認定為食品管理,市場進入門檻不高,但是價格並不便宜,為了保障自己的健康和保護自己的荷包,建議讀者於購買前或使用前,都可以先閱讀蔡英傑教授這本好書。書中沒有建議您購買哪一種產品,但卻教您如何辨識產品的好壞,以及Beyond益生菌的「科學那些事」,實在值得全家人一起當成學習手冊來使用。✦點擊下載《學老誌第03期》完整版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