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霍晉明 大學退休教師
眾所周知,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文化,有著尊敬老人的「敬老」傳統。所謂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在傳統家庭中,老人是有很高的地位的。而老年人的生活,在卸下了照養全家的重擔後,顯現出更多的自由自在;既受晚輩的尊敬,又享有所謂含飴弄孫的快樂,這幾乎是我們所想像的傳統家庭之正常圖景。然而,時至今日,這樣一幅溫馨的畫面,似乎也只存於我們的想像之中了。在現實的生活裡,空巢老人、獨居老人越來越多;並非子女不孝,而是工業化浪潮下的必然。都市生活空間的限制、年輕夫婦都要工作上班等等因素,傳統家庭形態很難維持下去。
於是,空巢、獨居的老人,將成為我們社會的常態。那麼,老年人該如何過好自己的晚年?針對這個問題,傳統的儒家文化,又可以給我們什麼幫助呢?
儒家重視「為己之學」
我想,儒家給老年生活最重要的啟發,就是「學」。因為儒家所謂的「學」,不是我們今天學知識、學技能的學,不是要求「有用於社會」的學,而是強調「為己之學」。學,純粹就是為了自己。年輕時候,為了養家活口,為了這、為了那…,有各式各樣的理由,強迫我們不得不學好多東西,以使自己能在社會上立足。而我們真正感興趣的事,反而沒有時間去學習。現在退休了,則正好是彌補當年缺憾的機會,可以好好地為自己而學習。
孔子一生熱愛學習
千萬不要有「人都老了,學這些還有什麼用?」的想法。要知道,孔子的一生,也不過就是「學之不厭、誨人不倦」而已。孔子一生熱愛學習,《論語》開宗明義第一章第一句就是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悅乎。」(原文作「說」,就是「悅」的意思)。孔子活了七十二歲,在當時平均壽命只有三、四十歲的時代,孔子的年紀相當於今天的百歲老人了。
而孔子「五十以學易」,相當於今天六、七十歲才開始學習易經,還學得「韋編三絕」(那時的書是竹簡,用牛皮做的繩子貫穿起來。孔子翻來覆去地看,把那牛皮繩都弄斷了好幾回)。可見他老人家是學得多麼認真,多麼勤奮。而且,孔子還學得很開心,他說自己「發憤忘食、樂以忘憂,不知老之將至云爾。」學習能學得都讓自己忘了自己老了,豈不是效果十分宏大?所以說,孔子本人,就是最好的「活到老、學到老」的典範。
孔子教人「不憂、不懼、不惑」
然而,孔子都在學些什麼呢?前文提到,儒家所說的學,是「為己之學」。那為了自己什麼呢?為了讓自己能活得好,活得快樂。原來人活得好不好,有內、外兩方面的條件。外部的條件,比如是否有吃有穿、有沒有病痛、錢夠不夠等等,這方面,坦白說,大家都相差不了太多;而且,更重要的是,我們發現很多外部條件很好的人,也未必生活的快樂啊!因為更關鍵的因素是內部的條件,就是我們自己的觀念、思想、態度。我們自己想不開、想不通、看不穿、看不破,則隨便外部條件好還是壞,都不免憂心忡忡、神經緊張、患得患失,嚴重的更是焦慮失眠,甚至到了憂鬱症的地步。
而孔子所學的,則無非是教人「不憂、不懼、不惑」而已。(子曰︰仁者不憂、智者不惑、勇者不懼。)這種學問,不剛剛好是我們老年人最需要的嗎?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