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Usr Ntpu

重視資安 防範詐騙

已更新:9月20日


文/張元舉 調查局新北市處組長

台灣的詐騙問題由來已久,早年多為金光黨詐騙、非法吸金,2000年隨著手機普及,進入電信詐騙年代;2010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發展,演變為通過社交平台、通訊軟體進行。近年更有深偽技術發展,詐騙手法日益翻新,行徑也愈加猖獗。根據刑事警察局、法務部相關資料顯示,詐騙案件數量及財物損失金額均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,並從2020年起躍升為犯罪案類之首。
觀察近年的民調顯示,高達八成以上民眾感受台灣目前詐騙案件頻仍,更有近九成民眾表示曾遇過詐騙、超過四成民眾經常遇到詐騙,且有過半民眾擔心自己會被詐騙而損失錢財。近期就新政府施政期許之民調結果顯示,民眾認為新執政團隊第一優先要處理的為「防制詐騙」,成為新政府上台的首要任務。

注意!常見詐騙手法

詐騙手法種類繁多,瞭解詐騙手法有助於在遇到詐騙時提高警覺,進而採取防範行動,以下列舉近年常見之詐騙手法:

1.網路詐騙

釣魚網站:詐騙者利用假冒網站,模仿真實銀行、電商平台或社交網站,誘導受害者輸入個人資訊和密碼。
假冒電商平台:詐騙者建立假的電商網站或在正規平台上設立虛假賣家,誘使受害者下單付款但不發貨。

2.電話詐騙

冒充親友:詐騙者冒充受害者的親友,聲稱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借錢,誘使受害者轉帳。
假冒公務人員:詐騙者假扮警察、檢察官或其他公務人員,聲稱受害者涉及案件需要協助調查,誘使受害者提供個人資料或轉帳。

3.金融詐騙

虛假投資:詐騙者通過虛假投資計劃,承諾高額回報,誘使受害者投入資金,最終捲款潛逃。
貸款陷阱:詐騙者假借貸款公司名義,要求受害者支付「保證金」或其他費用,實際上並無意提供貸款。

4.社交工程詐騙

假冒名人或公眾人物:詐騙者假冒名人或公眾人物,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互動,誘使受害者進行金錢交易或提供個人資訊。
愛情詐騙:詐騙者通過交友網站或應用程式與受害者建立情感關係,之後以各種理由要求借錢或轉帳。

5.深偽詐騙

語音模仿:利用受害者熟悉的人物(如家人、朋友或上司)語音進行電話詐騙。詐騙者可以模仿這些人的聲音,要求匯款或提供敏感資訊。
影像欺詐:創建來自高信譽公眾人物的假影片,如名人或政治人物,或利用熟識的人進行視訊詐騙。

6.其他詐騙手法

假冒公益募捐:詐騙者假冒公益組織,通過電話、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進行募捐,實際上將款項據為己有。
假冒客服:詐騙者假冒銀行、電信公司等客服人員,聲稱需驗證資料或解決問題,誘使受害者提供個人資訊或匯款。

警覺!應對詐騙技巧

學習應對詐騙技巧能夠提高個人對詐騙手法的識別能力,保護自己免受詐騙威脅,以下分享常見之應對詐騙技巧:

1.隨時提高警覺性

慎重對待陌生來電和訊息:接到陌生來電或訊息時要保持警惕,尤應特別注意要求提供個人資訊或轉帳之請求,如果對方聲稱是公務人員,應要求其提供詳細資訊並核實。
學習說「不」:質疑任何有壓力或緊急要求決策的情況,為自己爭取時間來考慮和驗證,在情況不明或感覺不對時,堅決中止通話或交易。

2.驗證對方身分

多管道核實:對於陌生人的請求,應通過多種方式核實,例如聯繫親友或相關機構,倘若是在網絡交友或購物時,仔細查看對方評價和歷史記錄,切勿輕信陌生人。
確認官方聯繫方式:遇到自稱銀行或政府機關來電或訊息,應通過官方網站或電話確認,勿輕信非官方聯絡方式。

3.提高網路安全意識

使用安全軟體:透過官方應用程式商店下載軟體;安裝並定期更新防毒軟體,檢測和移除惡意軟體,並啟用防火牆保護電腦免受未經授權的訪問及存取。
避免點擊不明連結:對於來源不明的電子郵件或訊息,應謹慎點擊連結,避免進入釣魚網站,並在輸入個人資訊前檢查網址是否正確。

4.重視資訊安全

謹慎處理個人資訊:不隨意在網路上、社交媒體或公共場合透露個人身分證字號、住址、電話號碼、銀行帳號、密碼等敏感資訊。
設置強密碼:設置並定期更換包含大小寫字母、數字和特殊符號的高強度密碼,對於不同網站和帳戶使用不同的密碼,避免因一個帳號被盜而影響其他帳戶。

5.保護金融安全

設定交易警示:經常檢查帳戶餘額和交易記錄,並設定銀行或信用卡交易警示,可隨時瞭解帳戶變動,並即時發現異常情況。
使用安全支付方式:進行線上交易時應選擇可信賴的支付平台,避免使用不明支付工具,大額交易更應通過正式管道,勿輕信對方提供的個人帳戶。

6.網購安全

選擇正規平台:選擇知名且有良好評價之電商平台進行網購,購買前查看賣家評價和交易記錄,避免與有不良記錄的賣家交易。
保護支付訊息:使用信用卡或官方支付平台等安全支付方式,不直接使用銀行轉帳,並啟用雙重驗證功能,提高支付帳戶安全性。

7.投資和財務安全

謹慎投資:投資前應核實投資項目合法性和可信度,切勿輕信高報酬率之承諾,並多加諮詢專業人士,確保投資真實性和安全性。
警惕貸款陷阱:核實貸款機構合法性,確保其有正規營業許可證,並注意正規貸款機構不會要求在貸款發放前支付任何費用。

8.學習防詐騙知識

參加防詐宣導活動:定期參加由政府或相關機構舉辦的防詐宣導活動,了解最新詐騙手法和防範措施,提升自身防詐意識。
關注防詐資訊:關注政府或相關機構之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,即時獲取防詐資訊和示警,並隨時與他人分享防詐經驗和技巧。

9.報案和求助

即時報案:當發現或懷疑遭遇詐騙時應立即報案,並保留相關訊息和交易紀錄,以便追查詐騙行為。
尋求專業協助:若對防詐有疑義,可詢問警方、專業法律人員或消保機構,以獲取正確資訊。

強化!政府近期打詐作為


政策面:

政府為因應近年新型態詐騙猖獗,行政院於2023年通過「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1.5版」,精進「識詐、堵詐、阻詐、懲詐」四大面向,其中識詐(宣導教育面)由內政部擔任統籌機關,強化犯罪預防宣導工作;堵詐(電信網路面)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擔任統籌機關,自源頭毀斷詐欺犯嫌施詐管道;阻詐(贓款流向面)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擔任統籌機關,強化金融監管功能;懲詐(偵查打擊面)由法務部擔任統籌機關,結合檢警全面查緝各類詐騙犯嫌。

法制面:

為完善法制層面,於2023年陸續增修「打詐五法」,包括《中華民國刑法》《人口販運防制法》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《洗錢防制法》《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》等,與金融、電信及網路業者合作,從源頭防堵詐騙犯罪,同時加強後端查緝,力求打詐成效。今(2024)年通過「打詐新四法」送交立法院審議,其中包括訂定《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》(俗稱打詐專法)、修訂《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》《科技偵查及保障法草案》《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正草案》等,期透過跨部會、跨層級、跨領域,並結合私部門資源協力合作,持續從「法制面」「組織面」及「技術面」著手,全面降低台灣詐騙案件。

協力!全民齊力反詐騙

台灣近年詐騙事件仍層出不窮,詐騙手法日益翻新且更加狡猾,全民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,政府已加大防詐打詐力度,然而若能透過民眾持續地認識、更新詐騙知識與正確實行防範措施,將可有效地降低成為詐騙受害者的風險。
保有警覺性是最好的防禦,學習識別詐騙跡象,保護個人資訊,對於看似合理卻又略帶急迫的請求保持鎮定,必要時勇敢說「不」,並立刻透過官方管道核實任何可疑訊息。
期望每一位民眾都積極參與反詐騙行動,不吝分享知識和經驗,幫助朋友及家人。每個人多一份留意,整個社會便能多一份保障,提醒大家隨時保持警惕,齊心協力,共同打擊詐騙犯罪,邁向一個無詐騙的未來。


125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