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Usr Ntpu

談蘇東坡—也無風雨也無晴

已更新:9月20日


文/張小蓮 北大USR橘子讀書會成員


蘇軾,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。四川眉山人。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。古文詩詞賦皆卓絕於世,其詞更甚一籌!書法、繪畫也有很高的成就,東坡書法以行書、楷書見長,列名北宋四大家(蘇、黃、米、蔡)之首。繪畫擅長畫墨竹、怪石、枯木,頗有孤傲之氣!他也精通佛家哲理,常將佛學的哲理注入儒詩之中。

一、一門三傑


東坡的父親蘇洵,在兒子出生後,27歲才開始發奮向學,也贏得了至高的文名,可見發奮立志永遠不嫌晚。蘇軾從小與弟弟蘇轍(字子由)一起成長,一起學習,他們在陷入困境時互相幫助,在潦倒中互相安慰,並常以詩文唱和,是手足情深的兄弟!蘇氏父子三人,一門三詞客,都名列唐宋八大家,是歷史僅見的。

東坡19歲時,父子三人進京趕考,先考策論,再考古文。殿試主考官是歐陽修,兩人因此建立了恩師跟門生的關係。歐陽修對蘇軾文章極為欣賞,曾言蘇軾善讀書,善用書,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。東坡24歲被任命鳳翔府判官,弟弟留京師陪父親,這是他們兄弟第一次分離,行至鄭州分手,弟弟做了一首詩懷兄,東坡也做了一首詩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唱和,不僅文字飄逸,意境也長。「人生到處知何似,應似飛鴻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復計東西。老僧已死成新塔,懷壁無由見舊題。往日崎嶇還記否,路長人困蹇驢嘶」。此詩道盡了人生的經歷像鴻雁雪地留爪,不留痕跡,而五年前進京趕考所住的寺廟題詩,如今老僧已死,牆壁倒塌,感悟到人生之無常,但是前面的道路還長,縱使騎著跛弱的驢子,也要振奮前行。

東坡在鳳翔任職時,提倡官民疏浚河水,引水種柳,建亭修橋,名為東湖。他也對酒業發展頗為關注,建議朝廷開放民間可以製酒,官方收稅,不僅有利地方財政,也使得鳳翔的酒業大興,「西鳳酒」列名中國四大名酒之一(另外是茅台、汾酒、蘆洲老窖)。可見蘇東坡勤政愛民之一面。


二、治理杭州


4年後父親蘇洵病逝,守喪三年還京。當時宋神宗重用王安石,實行新法,許多師友反對而被迫離京。軾也上書論新法之弊而被御史參劾,因而自請出京,被任命杭州通判。他與杭州緣分最深,這是他第一次任職杭州,第二次是在他52歲時,因新舊兩黨之間的鬥爭,心中頗有微詞,因而自請外調任杭州知卅。在第二次任職期間,他完成了供水系統,建公立醫院,疏通河道,重建西湖,建蘇堤,植柳樹,平抑糧價,熱心賑災。留下著名的政績!也做過不少妙事。如有一名年輕製扇商人,被告欠債不還,當東坡知道是因為商人父親過世,留下債務,而這一年天連連下雨,使得扇子乏人問津。東坡想要幫助他,就叫他拿20把白絹團扇,利用桌上判筆,在扇面寫草書、畫枯木竹石,給被告拿去賣來還債,他一跨出府門,大家爭相搶購,買不到的人還遺憾不已。可見東坡真是愛民如子的官員!

在杭州時期(36到39歲)杭州不僅有美麗的湖光山色,東坡與其他詩人詞人名妓及僧人交往密切,當地的人民都很喜歡他,這是他度過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。所做之詞包括寫景、酬贈唱和、送別以及思鄉。其中一首《行香子-過七里瀬》-「一葉舟輕,雙槳鴻驚。水天清、影湛波平。魚翻藻鑒,鷺點煙汀。過沙溪急,霜溪冷,月溪明。重重似畫,曲曲如屏。算當年、虛老嚴陵。君臣一夢,今古空名。但遠山長,雲山亂,曉山青」。此首詞除了描寫山、水、溪、月之美外,也藉著東漢隱士嚴光與漢光武帝之間的君臣一場,古今空名而令人有人生如夢的感慨!

三、以詩為詞


杭州三年任滿,又被調往密州、徐州、湖州(39-44歲),是東坡一生中寫詞最多時期,也達到其詩詞的成熟期。以詩為詞,自成一家,豪放婉約兼具,寫農漁村,筆調閒逸。舉二首膾炙人口的詞,一是《江城子》-夜夢十年前過世的妻子王弗而作。「十年生死兩茫茫。不思量,自難忘。千里孤墳,無處話淒涼。縱使相逢應不識,塵滿面,鬢如霜。夜來幽夢忽還鄉。小軒窗,正梳妝。相顧無言,惟有淚千行。料得年年腸斷處,明月夜,短松岡」。是至情之作,全篇道盡了對亡妻相思之情,情意哀婉,不因歲月流逝而忘懷,反而歷久而彌深。

另一首是《水調歌頭》-逢中秋歡飲,兼懷子由。「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?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。這首詞是東坡的代表作之一,寫出仕與隱,進與退之間的心情轉折,也寫了自然(月)與人事之虛實相對映。人不能只有歡合,沒有悲離,月不能只有晴圓,沒有陰缺。聚少離多乃世事常態,而結尾也以「人長久共嬋娟」來祝願。有人說這首詞一出,其他描寫月亮的作品,就不足為道了。

四、烏台詩案


東坡上任徐州3個月,就發生大水,水患蔓延幾百哩。他親自監督工程,參與計劃,洪水圍城45天後,開始退去,城市得以保全,人民萬分感激。蘇東坡上表朝廷,要求撥款興建能抵擋水患的建築。因此在城市東南建了一道木壩,又在外牆上建了一座十丈高的樓台,名叫(黃樓),黃色代表土,土剋水,黃樓成抗水的象徵,後來他在徐州所寫的詩集,就叫《黃樓集》。

東坡44歲奉調湖州,依例行格式寫「湖卅謝上表」,感謝皇帝賦予新職。有御史擷取謝表的內容,並從東坡其他詩作中,挑出隱含諷刺朝廷、妄自尊大、對皇帝不忠的詩句,將東坡解職,押回京師審問。這就是著名的「烏台詩案」,也是他一生的轉捩點。一向支持他的仁宗皇后認為他因詩獲罪,是被小人陷害,且宋太祖訂下「不殺士大夫的國策」。因此赦免他,但他已在牢裏關了一百多天。出獄後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,職位低。

五、經典兩首


在黃州時期(45到49歲)他在城東坡地躬耕其上,因而自號「東坡居士」。這時期的作品,質量俱佳,是東坡詞的巔峰期。其詞,充分反應他在貶謫生涯中轉變到曠達人生的體悟。黃州靠近赤壁,《念奴嬌-赤壁懷古》、《前赤壁賦》、《後赤壁賦》等,都是在這時期所做。《念奴嬌-赤壁懷古》以及《定風波》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首詞。

《念奴嬌-赤壁懷古》-「大江東去,浪淘盡、千古風流人物。故壘西邊,人道是、三國周郎赤壁。亂石穿空,驚濤拍岸,捲起千堆雪。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! 遙想公瑾當年,小喬初嫁了,雄姿英發。羽扇綸巾談笑間、檣櫓灰飛煙滅。故國神遊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人生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」先寫景,再緬懷前人,將景與歷史人物相聯繫,後詠懷,感嘆時間之易逝,體悟人生如夢、世事無常!

《定風波》-「莫聽穿林打葉聲,何妨吟嘯且徐行;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蓑煙雨任平生。料峭春風吹酒醒,微冷、山頭斜照卻相迎;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、也無風雨也無晴」。這首詞充分表達了外在的東西已不再干擾他,雖然在風雨中也要輕鬆度過,也可以瀟灑歸隱!


六、再貶惠儋


後又逢第二次迫害,流放期間(57到63歲)先到惠州(廣東),地處嶺南屬亞熱帶氣候,潮濕炎熱。但是他發現在當地酒類不專賣,家家自釀好酒,還至少寫了5、6篇酒賦,因此他也是酒類鑒賞家跟美食家。蘇軾曾在惠卅與妾朝雲閒坐,命唱《蝶戀花》,朝雲歌喉將囀,卻淚溼衣襟,問其故,答因「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」之詞所感而泣。朝雲不久因病而亡,蘇軾終身不復聽此詞,可見他真是性情中人。到60歲又被貶到儋卅(海南島),海南的氣候更濕熱又多瘴氣,蘇軾是過著貧窮但內心無憂的生活。他曾寫一篇吃陽光充飢的文章,有一次又餓又好奇,就模仿蛙蛇把頭轉向朝陽,發現飢餓真的已止。在儋卅辦學堂,教育當地子弟,因此他被視為當地的文化播種者及開拓者。64歲朝廷頒大赦,北返。行至常卅(江蘇)因病逝世。

七、學老東坡


綜觀蘇軾雖一生漂泊,宦海起伏,但心中常懷浩然之氣,有悲天憫人胸懐,若見不平之事,常常不計後果,以詩文表達心中憤慨。多次被貶,也以幽默樂觀的態度坦然面對,其淡然處之,讓後世景仰!
願我們在老化的過程中,可以學習蘇軾的———

圖片來源:國立臺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


❶ 正面思維:人生道路雖有風有雨,但要奮力向前,生命總會有開朗的一天。

❷ 生活隨遇而安:縱使身處惡劣環境,也要自得其樂,坦然接受,悠然自在。

❸ 維持活動力:蘇軾一生四處任官,但也藉此遊覧當地名勝,而寫出風景和歷史文物相契合的文章,抒發內心的感受。

❹ 結交朋友:不論達官貴人或市井小民都可往來,也與親朋好友維持良好關係,常常與弟弟及詩人僧人互以詩文唱和,讓思緒清晰,頭腦靈光。

❺ 保持好奇心:對有興趣的事,追根究底,隨時動腦又動手,具有創新精神!


128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