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Usr Ntpu

學老—未來的安身立命

已更新:9月20日


文/王如雁 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理事


每個人都會老,老化的過程及時間的長短,因人而異。戰後嬰兒潮世代,已陸續進入退休階段,形成全世界的高齡社會,也展開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經驗;而臺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,更對人口結構造成龐大的壓力。面對老年階段,不只是老年人的問題,而是每個人都將要經歷的生活現實,尤其每個家庭中都會有不同年齡層的老人,可能有三代或是四代同堂,因此每個人都要在高齡社會中「學老」,這是以往的教育中從未涉及的領域,更是具挑戰的生命課題。

面對老年的狀態要從自我覺察開始,首先,覺察的對象是自己,專注回到自我的身上,覺察自己面對老年階段內心的狀態,能不能很誠實的面對自己身體漸漸衰退的現實。其次,能不能很真實的面對自己目前的處境、關係與及真實生活狀況。


覺察他人經驗與自我反省


在他人的經驗中,提醒我們,為何別人與自己的想法那麼不同、差異那麼大,甚至是從來沒有思考過的狀態或經驗。長期觀察發現,一位女性的長者,三餐定時,到了用餐時間,她進餐廳坐在固定的座位吃飯,每一餐都能將餐盤中的菜飯慢慢吃完。每天上、下午會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做平甩功、八段錦,準時參與從不缺席;還參與社區舉辦的人文講座、宗教祈禱、音樂活動等。她已經一百歲了,即使有些失智,雖然記不清楚人與環境,卻在規律生活中,每天與人互動,讓自己的生活豐富,對生命充滿熱情、認真充實過好每一天,數十年如一日。他人的典範,深刻提醒我們,假如我是失智的她,如何能夠活出這種樣貌?努力讓自己不失尊嚴的度過老年人生?因此從別人的經驗提醒我們,要有健康、尊嚴的老年生活,是需要不斷學習的;這與一般社會上對失智老人的印象,全然不同。

曾經發生在自己生命經驗中的事,也可重新覺察與反省。在我們的生命經驗中發生許多事,若當時沒有認真的覺察,而下次再發生同樣狀況時,會用不一樣的方式面對處理? 可以嘗試用不熟悉的方式或新方法因應嗎?還是自動又跳回熟悉的慣性模式中而不自知?

我的母親失智後,生活上最先出現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洗澡,經常會拒絕洗澡。當陪伴她在洗澡的過程中才了解,她不會調整冷熱水、不會分辨肥皂和洗髮精,可是仍可以自己沖水洗澡,所以僅需要部份的協助她即可。仗著護理專業,以為協助沐浴是輕而易舉之事,結果不慎扭傷了腰,痛的跌坐浴室地上爬不起來。坐在濕濘的地上,淚如雨下,除了身體疼痛;更難過自己的力不從心,很是疚責、挫敗。這樣的和覺察和體悟,更能理解在照護的現場,不但要以長者實際需求為主,還需要找尋更多協助的資源。要覺察與檢視那些部份不能執行,那些還是可以自己做的?生活上需要尋求部份的協助,但不能完全依賴而放棄還有自理生活的能力。


覺察身體健康的變化


覺察自己身體器官的功能變化。包括視覺退化的眼睛老花、怕光﹔嗅覺的靈敏度降低﹔味覺的食之無味﹔聽力下降﹔食道吞嚥困難等。老年體力健康的變化不是直線型,而是波段型的起伏;年紀越大體力不若從前,時好時差。面對這樣的狀況,要覺察自己如何因應與自處。譬如,膝蓋、腿部無力或平衡不好,本來可以去爬山,當體力負荷已有些困難時,改走平路。這時會不會因此而感到無用、挫折? 當你感受行動受限時,如何自處? 要覺察自己目前的能力、體力,要思考如何可以調整自己,適合目前體力的活動為何?任何時候都以身體健康為準則,量力而為;不要堅持以為自己什麼都可以,固執己見常常容易造成意外傷害。

年長者健康指標不是體檢的數字,而是活動功能及社會功能。根據國健署統計,65歲以上的長者, 90%都有至少一項慢性疾病。因此不要任意為自己貼疾病標籤,勿過度焦慮自己的疾病,別被慢性病綁死限制了自己。高齡長者不管有多少疾病,只要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,就可以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和生命尊嚴。即使某些身體功能退化造成生活不便,也要盡力發揮身體的最大功能,而不是只依賴他人照顧,因為從自理生活到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過程是很漫長的。我們都認為,不能自理生活就需要別人全天候的照顧;其實,僅需要部份的協助,就可以漸進恢復生活自理的能力。

當老人還可以自己用餐時,常因吃的慢、吃的到處都是,若有外勞或家屬照顧者,基於照顧的方便,而採用餵食的方式,無意間也剝奪了長者原來還可以維持生活自理的能力,等器官功能「用盡廢退」時,就完全喪失自理能力了。

衛福部長照需求人口推估公式指出:65歲以上老年人口失能率是13.3% 。這百分之十三完全依賴他人照顧者,大部分是因為疾病引起的失能或失智,而不是身體老化。老化並不等同於疾病,健康老化到生命終了時,依然可以維持自理生活的人約占老年人口百分之八七。在老化的過程中覺察如何維持身體的活動功能,可以吃飯、洗澡、站立、行走等,便發揮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。一般普遍認為,老化就是生病,就是躺在床上等死、就是要申請看護照顧,其實超過八成以上的長者是能夠健康老化的。

覺察現在的居住環境


老年時會與誰居住? 獨居? 夫妻共居? 與子女三代同堂? 三代同鄰? 要先有意識的覺察目前的居住狀況,是否符合未來生活自理的需求? 需要提前做什麼準備? 若是獨居者,當生活需要部份協助時,該如何因應? 真的要面對現實重新理解、學習、調適、準備與行動。若是夫妻共居,當誰也無法照顧誰的時候該如何因應?哪些會是共同要克服的問題,因為居住狀況的覺察與老年健康息息相關。

檢視居住的環境,現居的房子有電梯嗎?需要爬樓梯嗎? 當未來身體健康有狀況或體力無法上下樓梯時,就會因為居住環境的限制,被迫困在家裡無法自行外出,嚴重影響健康及生活品質。趁還有自主能力時,居住環境的現況需要即早做調整與安排。

調整居住環境時,除以個人的能力和條件進行調整外,還需要考量環境的安全性和方便性,並增加無障礙空間及行動輔助功能,也應以長者的意願為主,優先考量生活習慣、特殊偏好與需求。讓長者參與居住環境的調整過程,而不是直接代替長者做決定;因為住居環境的變動,對於長者已習慣久居的空間,要重新適應都是很艱難的挑戰。

有對七十多歲的老夫妻,兩人的健康狀況都不好,患有心臟病、腎臟病、膝關節退化等慢性疾病,原來的住家是獨棟豪華別墅,庭院有魚池、櫻花樹、花卉和果樹。原先與兒女同住,當子女成家出國後,只剩夫妻共居。有一天,妻子中風,他們開始檢視居住環境,發現已無力照顧這棟房子,於是積極採取行動調整住居,搬進一個以服務照顧為主的中高齡住宅社區。當他們入住社區後,適應卻頗為困難。在理性層面知道要更換住居,但情感上卻無法割捨原來習慣的生活環境,捨不得原有的一切,每天仍要再回到原住居繞繞才能安心。

每個人對曾居住過的空間,都有獨特的不捨與眷戀。當年紀越大,需要調整與適應的時間也就越長,對長者而言這是高難度的挑戰。更有許多長者已無法離開原來久居的老屋,要適應新的環境和改變原有慣性的生活,都會讓長者深感到焦慮,無所適從。相關研究指出,若長者需要調整居住環境,最好在75歲之前,會較有能力適應新的改變。

居住環境的覺察與調整,其實只有最適合自己的,沒有最好的。有位70多歲的林先生有腎臟、心臟、免疫力失調等慢性疾病,他則是每隔兩到三年就要重新更換新的住所,他不是環境的不適應,而是需要不斷的更換住所。數十年來他在國外漂泊,每一個住所的時間都不超過三年,就一定要安排搬家,他要不斷的遷移才能讓自己安心。這是很特別的生命經驗與習慣,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因人而異,因此沒有所謂最「好」的住居環境,而是在覺察自我需求後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空間和方式。

一位90歲的李阿姨,獨居在沒有電梯的四樓公寓中,她堅持 自己一個人住。有一個孩子在美國,一個兒子在新竹,而她住在這裡近50年了,很習慣自己照顧好自己。她試過與子女同住,很難適應,要以兒孫的生活作息,而不能依照自己的生活方式,即使孩子會擔心她獨居,但她堅持要回到自己的老窩,才能活得安心自在。適合長者居住的環境,沒有好壞之分,只有依照每個人的狀況有所調整,當你還有能力可以調整的時候,你需要做哪些調整?若你無法做調整時,也要覺察是自己不願意改變? 還是已經不能改變了。

另外當長者已有認知障礙失智時,就不適合任意變換原有生活的環境,以避免加速失智的進程。若不得以需要變換環境時,可以將現有房間內的擺設與佈置,複製到新的環境;因為即使當失智者對外界的環境無法辨識時,仍可在房間內部熟悉的環境中生活。而當自己因為健康狀況,已無法在原居住環境中生活,需要被迫遷離時,就會被動去接受安排,被決定,而不是自己可以自由選擇的。因此主動覺察居住環境,提升自主的程度,趁自己還有能力安排和選擇時,為不可預知的未來做好準備。

覺察未來關係的改變


人與人的關係是不斷改變的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在不斷變動的過程中,因著孩子不同年紀而有變化,關係的親疏遠近,與孩子互動的方式亦應隨之調整。子女成家後,他們就開始經營一個屬於自己的家,父母必須調整自己,要放下自己以為的擔心、放下還可以為他做什麼的勞心、放下親情的操控。子女結婚另立一個家庭,有如一棵開枝散葉的大樹,他們的家雖是獨立分枝,但與大樹部分相連,卻不相互牽制。因為,成年子女已經不是當年牽著你的手不放,你以為會永遠跟你在一起的孩子了,他正奔向屬於他自己的家庭和未來。因此應該覺察老年與子女關係的轉化,未來不再是養兒防老,而是將自己照顧好,避免兒女成為感情勒索下的牽掛。

在傳統文化中,過去的夫妻關係,太太照顧先生是理所當然的職責。然而,現代人平均壽命超過80歲,當夫妻都進入老年階段,若都身體健康,生活能夠自理,自然相互陪伴。若有一方無法自理,生活需要完全照顧時,無論是先生照顧太太,或太太要照顧先生,恐怕都是心有餘,而力不足。因此步入老年之後,是「少年夫妻,老來伴」,還是「老來難作伴」? 覺察婚姻關係的維繫,也是刻不容緩。

日本的研究發現,近年來老年夫妻離婚率節節升高,老年夫妻分居也越來越多,形成「卒婚」的社會現象。卒婚是「從婚姻中畢業」,當小孩獨立後,熟年夫妻重新覺察兩人的關係,也重新思考個人的處境與需求,分別追求各自想要的生活模式。夫妻雙方都是獨立的個體,個性也有所不同,年輕時,夫妻在婚姻生活與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磨合,各自有工作、為小孩忙碌,每天能夠單獨相處的時間很少,因此磨擦也相對減少。到老年退休後,幾乎整天面對面的短兵相接,因個性差異常常造成衝突。年輕時可以不計較和包容,但老來就會覺得萬般委屈,認為都活到這麼老,為什麼還要如此委屈求全的配合對方。當夫妻雙方都這麼感受的時候,就開始了緊張的婚姻關係。夫妻相處久很習慣彼此相互對應的模式,自以為很理解對方,其實,只是習慣而不是熟悉,更並不是理解,往往只是熟悉的陌生人。老來也需要重新找回在一起的熱情,真誠溝通並調整出可接受的最大公約數,以新的互動模式來經營婚姻關係。

結論—認真「學老」


學老的歷程都是從自我覺察開始,無論外在環境或內心的狀態,都要真實的面對自己;透過覺察分辨未來老年生活的多重樣貌,可能會與想像的老年不同,而不是自以為「一定那樣」的老年。唯有透過覺察學習調整,分辨各種差異,重新理解老化,才能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。只要認真學習面對老化,並願意追求健康老化,就更能重新理解老年的狀態,做自我的調整,找到最適合自己老年的生活方式。

老化過程中要重視觀念與思維的改變,透過不斷地學習及自我養成,才能夠改變原有僵化的思考模式;而行動的落實,更是需要持續的練習與嘗試。唯有勇於改變、嘗試、與付諸行動,才不會自我僵化的限制了自己;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人,但是,我們卻可以調整、改變自己,因為未來是自己的,無人可以替代承擔。面對老化,需要用心學習,認真「學老」,老年方能安身立命。

427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