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Usr Ntpu

爸媽學老 我抽電腦—跨世代共學老


文/鍾佩芳 臺北大學USR計畫專任助理

「爸媽學老.我抽電腦!」口號在國立臺北大學的校園響起,總價值約30萬的抽獎與贈刊活動,引起同學們的眼球關注,「跨世代共學老」正式開跑…
 

中壯齡應提前學老 開發面對老化能力

 
李雅慧與盧婧宜兩位學者曾針對中高齡者,研究他們開始思考可能面臨的老化問題,並透過行動對未來生活作因應與規劃,進而產生學習行動歷程,而這段「為因應老化而學習的歷程」,正與《學老誌》所倡議的精神不謀而合——老化是要認真學習的。

她們也發現中高齡者面對老化的準備意識,受到觸發的因素包括家人的影響、因退休後延續職業生涯,以及退休後希望延續活躍的社會生活等;另由於對未來最擔憂「健康問題」,也促使他們轉化為學習行動,包括主動參與學習、藉由學習尋找相關訊息等,希望累積更多的資源以因應未來老化的需要。

中高齡者的年齡約介於45歲至65歲,對於退休生活的規劃、維持健康的方法,甚至年邁者的長期照護等,若能預先做好準備,不僅能減緩個人面對老化的衝擊,也能降低子女和家庭負擔;因此唯有個人及早認識老化,甚至提前付諸行動因應老化,未來方能享受第三人生,朝向優雅老化、健康老化、與活躍老化的人生目標。


大學善盡社會責任 因應超高齡社會到來


國立臺北大學社科院自2017年起,開始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,由前社科院曾敏傑院長擔任計畫主持人,歷年來結合了十餘位跨院的教授共同參與。尤其自2019年起開始聚焦高齡議題,透過推動校內青銀共學,以及研發創新高齡服務方案,在校園與社區累積了豐富的成果;更於2023年創辦了「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」,將服務對象由在地長者,擴及為全國六百萬的高齡人口。

面對超高齡化社會的到來,高齡中心更攜手社科院USR計畫,積極倡議「學老」觀念,呼籲中高齡者應提早認識老化、順應老化、享受老化,因為「老」是需要學習與準備的,更是需要自我賦能和行動落實。鑒於台灣社會對「學老」有著高度需求,但市售的高齡刊物卻因成本考量而逐漸轉型或退場,值此嬰兒潮世代大量邁入老年之際,本應有協助中高齡者面對老化的專業刊物,乃基於「大學社會責任」的使命,於2023年9月創刊了《學老誌》,試圖以倡議性、公益性、與教育性的觀點,協助高齡者因應老化,也呼籲中高齡者提前為老化進行準備。
 

透過大學生影響家長 培力跨世代共同學老


高齡中心與社科院USR計畫在合作中發現,與其直接訴諸中高齡者重視老化,效果遠不及年輕子女引導父母與長輩關心老化,因為當子女透過提供、討論以及分享老化的資訊時,往往會激發父母對於自我健康和因應老化的重視;加以多數父母基於責任感與愛護子女的考量,更會積極學習如何維持健康,以避免未來增加子女照顧的負擔。但困難就在於如何吸引年輕人對於「學老」的注意?甚至願意將「學老」引介給家中的長輩?
 
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指出:「唯有讓新一代年輕人理解『老』的正面價值,才能破除世代間的隔閡,為超高齡化社會帶來正面影響;同時透過年輕人將『學老』觀念帶給長輩,將更能激發中高齡者為自我健康負責、迎向活躍的第三人生。」
 
為了克服上述困難,吸引大學生接觸「學老」,並將「學老」的概念帶入家庭,「爸媽學老.我抽電腦」的實驗性活動便因此開展,期望透過這項創新的活動,發展出「北大學老家庭培力方案」,讓家庭內的跨世代,可以一起討論「學老」,並且對中高齡長輩帶來激勵與具體效益。這個構想也獲得美國石氏基金會(The Dynamic Foundation)、台灣個人健康樂活行動聯盟、台灣鳶山社會實踐協會的支持,終於順利籌募到最吸引學生的「抽獎禮物」,也確保跨世代共同學老的順利完成。

感謝臺北大學約30位教授的支持,讓我與計畫的另外兩位助理,利用10分鐘的下課時間,輪流到老師的班上宣導這項活動,因此觸及了約一千位的學生,也增加了他們參與的意願。活動並邀請臺北大學圖書館一起合作,於4月中旬正式起跑,並於5月8日截止;首先我們提供了一千本《學老誌》免費贈送給同學(大約值十萬元),接著就是提供約十萬元的禮物供作抽獎,包括有iPad Air、Apple watch、AirPods與超商禮券200名等。

凡是學生與家長均提供200字以上學老心得者,同學便可參加抽獎,而家長則獲得贈閱一年四期的《學老誌》(這部分郵資與成本也約值十萬元)。最後總計收到236位北大學生,以及236位家中長輩的書面心得,並於5月9日在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與協同主持人劉素芬教授的見證下,於學老誌Facebook粉絲專頁直播,公開抽出所有幸運得獎同學。


學老觀念深入家庭 青銀分享學老啟發



在活動過程中,青銀組隊寫下彼此的閱讀心得、不擅長使用手機的長輩也能藉此和年輕人討教,學習如何用手機拍照上傳心得,這些親子間的互動,對於青銀雙方都是新的嘗試,活動最終共吸引472位親子成功報名,也讓學老觀念進入到家庭當中。茲摘錄部分參與者的文字內容,分享《學老誌》帶給他們的感受。
 
 

青銀普遍認同學老 活動開發南部讀者



計畫團隊也從蒐集到的268份量化問卷中發現,學生普遍十分認同《學老誌》對於高齡者的幫助(如非常有幫助56.8%、有幫助41%),並且願意將刊物分享給身邊的親友(非常願意58.1%、願意37.5%),其中原因包括他們認為刊物能提供專業知識、鼓勵長者學習、並且具備滿足社會需求的實用訊息等。
另也發現,這次參與的組別多以父母組隊參加(90.7%),部分也有祖孫報名(6.3%);有七組報名者是來台灣念書的僑生,他們也與國外家人分享活動,一起共讀學老文章。而本次活動(4月17日至5月8日)期間,《學老誌》官方網站的造訪次數累積了2,151人次,也讓《學老誌》讀者的來源從北台灣(65.5%),慢慢擴展至中部以南(34.4%)。
 


抽獎活動結束 學老正要開始



5月23日晚間結合「社工之夜」活動辦理了頒獎,由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親自授獎,榮獲首獎iPad Air平板電腦及各項3C大獎的六名幸運同學皆出席典禮。社工系三年級的楊同學也是幸運得主之一,她受邀分享閱讀《學老誌》的心得,表示閱讀《學老誌》讓她體會到理論和實務兼顧,她因為正在老人機構實習中,也從服務中印證了《學老誌》的豐富內容,感覺獲益良多。
綜合「爸媽學老,我抽電腦」的辦理過程,從報名者繳回的學習心得中也可發現,學生因為這次的活動參與,接觸了更多老化的資訊,也從閱讀《學老誌》中翻轉對於「老」的想像;而中壯年家長因為這次活動,也有機會與孩子共同討論《學老誌》,不僅更了解孩子的生活,也對自己的老年有更多的想像;而高齡者在活動過程中,也與孫輩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動。
臺北大學首次推出的「爸媽學老,我抽電腦」活動,成功吸引年輕學生關注《學老誌》,並透過與家中長輩共組團隊報名,將學校資源與學老內容帶入家庭,一方面擴展了刊物的社會影響力,同時也發展出236個跨世代的「學老家庭」。透過持續免費寄贈一年四期《學老誌》之下,雖然抽獎活動已經結束,但是家庭中跨世代一起「學老」,卻正要開始起步。
 

參考文獻

李雅慧、盧婧宜,2014。以學習觀點探究中高齡者之未來準備,《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》, 2卷1期 : 17-26。





51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